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Robinhood与Coinbase:三季度业绩谁更胜一筹?

2025-11-08 03:49:44
收藏

核心洞察

Robinhood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创纪录的12.7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45%,主要受加密货币交易收入暴涨300%推动。

Coinbase同季度营收达13.7亿美元,衍生品和经常性收入流表现强劲。

Robinhood净利润增长271%至1.95亿美元,Coinbase调整后EBITDA报8.01亿美元。

两家公司均受益于零售参与度提升,但Coinbase在衍生品和机构服务的拓展强化了其市场地位。

Microstrategy的比特币持仓引发关注,但Robinhood和Coinbase在第三季度实现了实时加密收入。

交易规模与收入增长对比

Robinhood的营收增速超越Coinbase。该经纪商总净收入同比翻倍至12.7亿美元,其中交易手续费7.3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净利息收入4.56亿美元。加密货币和期权交易成主要驱动力:Robinhood处理约800亿美元加密交易量,获得2.68亿美元加密交易收入。

相较之下,Coinbase在约2950亿美元交易量基础上实现10亿美元交易收入(超过去年水平两倍)。其19亿美元总营收包含7.47亿美元订阅服务收入(环比增长14%)和3.55亿美元稳定币费用。

总体而言,在线经纪商因加密/期权热潮实现100%同比增速,而加密交易所在绝对交易收入上更胜一筹。

盈利能力与利润率

两家公司均实现可观利润。Robinhood GAAP净利润5.56亿美元(每股收益0.61美元,同比增长259%),调整后EBITDA7.42亿美元。

Coinbase报告净利润4.33亿美元,调整后EBITDA8.01亿美元。其严格控制成本——第三季度运营费用环比下降9%至14亿美元,叠加交易量增长推动利润率提升。

Robinhood的利润率亦随手续费驱动模式扩张而改善。双方高管均强调业绩表现强劲:Robinhood CFO称"再度实现盈利增长季度",Coinbase则表示在构建"全能交易所"同时取得"坚实财务成果"。

用户与资产增长对比

Robinhood用户基础持续扩大。注资客户账户同比增长10%至2680万,Gold会员订阅量增长77%达390万。平台总资产(股票+加密)在市场增值和204亿美元净存款推动下跃升119%至3330亿美元。

Coinbase未披露活跃用户数,但季末平台资产约5160亿美元,美元现金储备119亿美元,反映其庞大托管规模。随着加密价格上涨,其稳定币余额(超150亿美元)和区块链奖励收入(1.85亿美元,增长28%)均创新高。简言之,Robinhood平台规模较小但扩张迅速,Coinbase则服务于更庞大的资产池。

MicroStrategy与交易所模式差异

MicroStrategy策略与交易所截然不同——其企业战略是持有比特币而非赚取交易费。该公司近期购入397枚BTC,总持仓达641,205枚(价值超690亿美元)。

这凸显加密市场的策略分化:Robinhood和Coinbase通过每笔交易和服务获利,而MicroStrategy(现名"Strategy")仅当比特币上涨时盈利。第三季度数据印证这点——拥有综合交易所的Coinbase绝对利润(4.33亿美元)和收入更高,但Robinhood百分比增速更亮眼。

两种模式均受益于加密价格上涨,但只有交易平台能将市场活动转化为手续费收入。

总结

Coinbase在第三季度规模领先,而Robinhood增长更快。Coinbase19亿美元营收和8.01亿美元调整后EBITDA显著高于Robinhood的12.7亿和7.42亿,但后者100%的同比增速(Coinbase为58%)彰显其发展势头。

Robinhood凭借加密和期权交易实现超额收益,Coinbase则通过多元化交易所服务获取更高绝对利润。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